(通讯员 李云旗)2025年9月23日,应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庆教授邀请,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机械工程系副主任田原副教授莅临我校,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by Porous Metal Foams and Carbon Materials”的精彩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全重实验室副主任李庆教授主持,吸引了相关学生的踊跃参加。

报告伊始,田原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当前全球主流的储能技术体系。其介绍涵盖三大核心领域:一是机械储能:包括成熟的抽水蓄能、高效响应的飞轮储能、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及创新的液化空气储能技术;二是电化学储能:重点解析了铅酸电池的稳定性、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以及液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优势;三是前沿储电与储热技术:涉及超级电容器的快速充放电特性、超导电磁储能的高效性,以及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热化学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通过分类对比与技术特点的提炼,田原教授为听众构建了完整的储能技术认知框架。
随后,田原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新能源高效存储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热能的高效存储与释放技术、太阳能热发电储能系统的优化、智能电网中的能量管理策略、节能建筑与低碳技术的创新应用、工业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技术,以及多孔介质中的传热传质机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田原教授特别重点讲解了多孔材料对热能存储性能的强化作用,深入探讨了多孔金属泡沫和碳材料在提升储能材料传热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创新的材料设计和结构优化,这些研究显著提高了热能存储和释放的速率。田原教授的学术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其发表的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引用次数已达7590次,充分体现了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在报告的最后环节,田原教授深入探讨了潜热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网与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该技术在解决电网波动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针对现场师生提出的技术原理、工程实施及商业化路径等专业问题,田原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给予了全面而深入的解答。
整场讲座内容兼具学术前沿性与实践指导性,既从热力学基础理论层面剖析了储能的核心机理,又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为与会者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显著拓展了师生在新能源存储领域的学术视野。
特邀嘉宾简介:
田原,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副教授,机械工程系副主任管教学,英国华威大学博士。曾任赫特福德大学和阿斯顿大学讲师(均为终身教职),博导和课程主任。牵头领导德蒙福特大学机械和机电工程两个专业通过国家教学评估(金奖/优秀)和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专业认证(2018/19)。为英国高等教育学会Fellow,国际能源署(IEA)储能组专家,英国储能智囊团(ESRH)科技委员会委员,英国物理和工程科学研究基金会(EPSRC)高级评审(2017/18年度优秀评委奖),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STFC),英国医学研究基金会(MRC),欧盟委员会和智利科技部(CONICYT)等多国科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热能)高效存储,在太阳能热发电储能,智能电网,节能建筑与低碳技术,电池热管理,多孔介质传热传质领域发表学术论文68篇,被引用7590次(单篇最高2213次)。担任八十余家国际能源类学术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主讲课程:新能源、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力学。